花港迎春小学音乐组第五次教研
日期:2025-04-15 12:49:09 浏览量:0
音乐组第五次教研
今天,我们组集体观摩了倪欣怡老师的音乐课《小黄鹂鸟》。《小黄鹂鸟》选自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蒙古短调民歌。在歌曲的第二部分采用了前两句轮唱的二声部演唱形式。其旋律优美、歌词结构工整,充分体现了蒙古人民热爱家乡的情绪。
周老师:教师精准把握教材,以蒙古族音乐文化为切入点,出示蒙古族图片,结合歌曲旋律中典型的五声音阶、长调拖腔等元素,将音乐知识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这种“文化+音乐”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理解歌曲的艺术特色,更激发了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实现了美育与文化传承的双重目标。
徐老师:在学唱环节,部分学生对高音和长音的气息控制不够稳定,建议增加“气息支撑练习”等专项训练,确保全体学生达到音准、节奏与情感表达的统一。
仲老师:教学流程遵循“单声部巩固—二声部拆解—整合排练”的逻辑,层层递进。先带领学生熟练掌握高声部旋律,再引入低声部。在情感处理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不同力度(如p与mf)、速度(稍快与稍慢)的演唱,增强合唱的表现力与层次感。
杨老师:教师针对二声部教学的音准与节奏协调问题,设计了系统的训练环节。采用“轮唱接龙”“声部呼应”等趣味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声部间的节奏配合。例如,在处理第二声部进入的时机时,教师通过手势提示有效解决了声部融合难题。
张老师:教师以扎实的专业能力与创新的教学策略,成功带领学生跨越合唱学习的难点。若能在声部均衡性训练、细节指导与艺术拓展方面进一步优化,将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合唱水平与音乐综合素养,打造高质量的音乐合唱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