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董的转变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港迎春小学 陶梦娟
一、案例背景
随着社会、家庭、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小学生群体中出现心理疾病的个案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样化。如何进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成为了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棘手的热点问题。如何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取得良好效果呢?下面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个案。
二、案例介绍
小董在五年级的时候转来了我们校区。听家长说,孩子在二年级的时候,经专科医院诊断为多动症。虽然孩子按时吃药,但是性格暴躁、易怒,时不时就会与同学、老师起冲突,每次都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暴怒时还会在教室掀桌子、踹门,打同学、打老师。孩子妈妈为了孩子能正常上学,从三年级开始陪读。在四年级的时候,小董还有厌学心理,曾休学过半年。
三、案例分析
小董出现的这些异常行为,与他的成长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
(一)个人因素:经过观察,我发现小董的性格比较小气,不够大方,对他人没有宽容之心。常常是别人对他一点儿不对,他就死揪着不放,即使别人道歉了他还不肯罢休。他总是不能正视自己也有过错,而且总是希望挑起一些事端来引起大家的注意,希望大家围着他团团转。
(二)家庭因素:三岁之前,小董是家中独子,由父母、爷爷奶奶共同抚养,他们对孩子宠爱有加。三岁之后,随着妹妹的出生,打破了这一现象,奶奶经常会拿妹妹与小董比较,夸奖妹妹;妈妈也渐渐地将重心转移到妹妹身上。两年级起,父亲开始关注孩子的学习,对孩子严格要求,一旦孩子完不成作业,父亲就会打孩子手心。
(三)学校因素:小董长期吃药,服用药物之后,又会犯困,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遭到老师。父母的批评,这样一来,他得不到呵护与鼓励,表现就更变本加厉,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厌学、逃学使得他成绩更下降。久而久之,性格自卑、压抑,对外界有敌对的情绪,有攻击行为。
四、辅导策略
从我接手教小董那天起,我发现孩子存在过激的心理问题。单凭说教是起不到良好效果的。解铃还需系铃人,有了心理迹象,就得心理辅导开始。于是,我寻求了学校的帮助,在学校及专职心理老师的指导下,我对小董的心理辅导也开始了。
(一)沟通分享,打动心灵。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打开小董心理上的症结,我经常与他沟通。一开始,他一句话也不说,还有抵触心理,讨厌老师、讨厌学校,我也曾想过放弃,但看到孩子这样,又想帮他。后来我先分享了我的学习生活,小董也慢慢地加入了我的话题,向我介绍了自己朋友。他还说到自己很爱看书,对于编程很感兴趣。于是,我找了几本这方面的书,带给小董看,感觉从这时开始我与孩子的距离在慢慢拉进。
(二)学会倾诉,导出纠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之后,我发现孩子对于老师的这一种敌视有所减缓。这时候,我给小董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孩子给全班同学推荐一本书,并为孩子开展了一场以“包容、团结”为主题的班会。很多同学也因此对他改观了。
(三)换位思考,尝试理解。
针对小董斤斤计较的心态,我常给他看一些与宽容有关的文章,让他明白,宽容别人就是解放自己,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比如学会接受别人的道歉,学会向别人道歉,甚至是学会向别人道谢。我要求小董用换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他学会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感受。
(四)班级活动,乐观向上。
有次,我看孩子每天吃饭吃的很快,喜欢先回教室,我就给孩子安排了一项工作,中午打扫教室卫生。就这样,每个中午,都能看见孩子忙碌的身影。除此之外,孩子还负责检查眼保健操。这让他感受到他在班级中的位置,提高了他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乐观向上的心态。
(五)关爱父母,知礼懂孝
我把小董的心理教育转移到家庭中去。既然先前小董认为这是父母冷落了自己,那我就应该加强了与小董父母的联系。要求小董父母对他多鼓励,少责备,多支持,少冷战。同时要求他们多与孩子谈谈自己的工作,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工作的艰难,还要让孩子参与家庭大事的商议,让他切实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重视。而我也要求孩子主动把自己在校的情况告诉父母,包括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在与父母的沟通中,让他体谅父母,感恩父母。
五、辅导效果
通过一个学年的辅导,小董变化很大。由原本的家长陪读到独立上课,由没人愿意陪他玩到如今交了好多朋友,孩子已经能正常融入到班级中。在今年暑假,孩子还参加了吴江区的创意编程大赛,并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
六、结论
其实,在我们的班级工作中,像小董这样的孩子有很多。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及时了解,并做出相应的辅导梳理措施。这样学生才能让学生拥有正常的心理现象。而小董的转变,告诉我们,老师的爱,同学的信任,家人的呵护,都是保持学生良好心理的重要因素。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爱生如子,用我们的细心耐心真心去对待学生,特别是心理出现了某些征兆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诚心呵护。在班级中,每一个孩子都是可雕琢的玉石。不管工作中碰到多少困难,只要我们能用好自己手中的斧头,心灵的磨盘,他们都能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