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能课堂”理念下的科学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
——————明泉校区科学教研活动
为促进明泉校区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水平,及时落实科学教学常规教学工作,2024年11月20日上午,明泉校区科学组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会议,会议重点是基于“自能课堂”理念下的科学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次活动有朱丽清老师主持,顾泳杰老师担当记录工作,会议中每位老师认真记录,为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献计献策。
本次教研活动内容分两项开展:一是听朱丽清老师的课:《摆的快慢》,二是“自能课堂”理念下的科学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内容如下:
一、听课:
关于听课的记录:
第一部分聚焦,通过复习上一课的内容,直接聚焦到“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这一问题。
第二部分探索,通过实验研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进行“摆锤质量和摆绳长短对摆摆动快慢的影响”的分组实验。
第三部分研讨,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长,摆动慢,摆绳短,摆动快,而与摆锤的质量无关。
二.新课程理念下科学思维素养作业的设计及探究:
针对科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依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学段特征,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定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核心素养发生重大改变,包括探究的设计方面。
针对科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依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学段特征,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定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核心素养发生重大改变,包括教师对新课标的解读。
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老师们详细解读了“自能课堂”。单元整体教学中要大视野、大任务、大概念、大问题、大板块地整体推进,大任务精设计,大问题精处理,用素材的精度促思维的深度,注重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数学的本质。
还从领域到单元到课时教学设计的内涵策略及价值、基于数学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要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帮助老师们剖析了如何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使老师们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结合学校开展的小学课堂核心问题提炼的课题研究,要求教师继续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从单元核心问题、学生知识基础、学生能力基础、核心素养这四个方面对于1-6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进行系统梳理。并以此为契机对课堂核心问题提炼的研究进行更深一步的推进和落实。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花港迎春小学科微心组教研之科学课例研究《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