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能课堂”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研讨
春风扶翠木,繁花满眼生。为了进一步探索任务导向式课堂的新路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5年3月20日下午,花港迎春小学明泉校区三年级数学组围绕“自能课堂”理念,开展了一场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由蒋叶琴老师上了一节展示课《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计算》。
蒋老师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他们结合现实素材初步体会相关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构建合理的学习层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教学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时,让学生先分步列算式,再过渡到列综合算式。这样有层次地推进,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而且有利于吸引他们主动参与探索,促进对混合运算的理解。把混合运算的学习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
展示课结束之后,三年级数学教师集合在二楼合班教师,针对蒋老师试上的本节课内容进行研讨,各自谈谈对本节课的想法。
环节一:首先由蒋老师阐述自己的教学环节,并谈谈自己的对本节课的把握。
蒋老师提到:关于混合运算学生并不陌生,在此前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对于乘法和加减混合在一起,并且加减符号在前面的运算是本届的重点,根据分析数量关系,列出两道分步算式,在根据两道分步算式改编成一道综合算式。对于综合算式的书写格式、现实意义需要本节课学生掌握。在环节设置过程中,学生对于计算顺序是理解的,但是书写的格式还不是很牢固,有所欠缺,尤其是学生会出现就符号调换的现象。
李越老师提到:蒋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完整,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需要改进的地方是要让学生板演,错误的板演有时候反而是很好的教学例子,让学生通过对比更清楚地理解算式的现实含义。
随后其他老师也针对本节课进行了,评价,最后由组长赵予进行了最后的总结: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反应等方面进行评论。
总之通过这次教研,教研组内的老师针对混合运算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以后得教学做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