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文言教学迷障,启课堂改革新程
日期:2025-03-25 00:00:00  浏览量:0

破文言教学迷障,启课堂改革新程

——记花港迎春小学语文组深度教研活动

《文言文二则》是四年级下册的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至关重要。为深入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3月25日迎春校区四语组特开展此次深度教研活动。

第一环节:试讲展示

三位老师进行了《文言文二则》的试讲展示。第一位周晓曼老师讲解比较细致,但是缺少了适当的预设。因为导入花了过多的时间,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讲。第二位余芮老师讲得比较投入,在讲解时加入了自己的一些动作,能够提炼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且加入自己的评价指标。板书比较工整。第三位沈亦楠老师试讲娓娓道来,有语文课的特色,并且有清晰的学习提示。每个板块能有一个任务引领。

第二环节:

专家指导

    专家指出,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环节。在朗读中,要让学生逐步体会文言文的节奏、韵律和语感。可以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如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增强朗读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同时,教师的范读至关重要,要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和情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重停顿、重音的把握。在教学时,需要使用任务型教学,一篇课文最多设计两个任务,指导学生的思考。对于课堂上的教学,老师教学的东西要有检测,如朗读要有朗读指标。专家提出,教学评价应多元化,不能仅仅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除了传统的书面测试外,还可以采用课堂表现评价、口语表达评价、文言文创作评价等方式。例如,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发言的质量,评价学生用文言文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文言文短文等,全面评价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专家强调,文言文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学中应注重文化的渗透与拓展。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可引入魏晋时期的社会风气、人物品评等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当时人们对聪慧儿童的欣赏和推崇。还可以推荐相关的古代典籍和故事,如《世说新语》中的其他篇章,鼓励学生课后自主阅读,拓宽文化视野。

第三环节:研讨总结

根据研讨结果,每位老师都制定了详细的教学改进计划。在朗读教学方面,老师们打算增加课堂上的朗读时间,每周安排专门的文言文朗读活动,鼓励学生在班级中进行朗读展示,评选出“朗读小能手”,以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同时,建立朗读打卡制度,让学生每天在家进行文言文朗读打卡,家长监督并反馈,形成家校合力。

在文化渗透方面,老师们计划在每篇文言文教学前,先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历史时期、社会风俗、人物关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还将组织开展“文言文文化周”活动,通过举办文言文知识竞赛、文化手抄报比赛、历史故事演讲等活动,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在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上,老师们准备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文言文的难点字词、句子翻译和文章主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运用多媒体资源,如播放与文言文相关的动画视频、历史纪录片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经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对文言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朗读教学、文化渗透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深入研究文言文教材,期待学生在文言文学习方面能够取得明显进步。